(资料图)
“我的家,彩陶源村唐朝窑址,铜定古街上的陶瓷作坊,在地理上呈三足鼎立之势,按理说,已经植入了我的记忆,甚至灵魂深处。但遗憾的是,我过去所有的认知和情感都是那么的狭窄,所有对长沙铜官窑的关注与重新审视,都处于被动。”纪红建说,他从未想过他家江对岸的长沙铜官窑竟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更没想到通过它,沿着湘江竟然会看到一条沧桑而辉煌的人类发展和文明进程的道路。
《彩瓷帆影》是部报告文学,纪红建用扎实的史料展现一千年前不可思议的中国制造。1998年,一家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的一艘名为“黑石号”的沉船上打捞文物陶瓷制品多达67000多件,其中出水的长沙铜官窑瓷器达57500余件。原来早在1200年前,长沙彩瓷就已远涉重洋,走遍了朝鲜半岛、东南亚一带,越过印度洋,直奔阿拉伯以及红海之滨的埃及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条色彩鲜明的“海上丝绸之路”。
书中,作者深情讲述故乡长沙望城千年铜官窑的前世今生。公元847年的一天,李群玉路过铜官。“当时的这里,炉火冲天,煤烟滚滚,到处挖山取土,很有工业文明的气象。”他目睹长沙铜官窑烧制时洞火冲天的壮观景象,为之动容,挥毫泼墨,写下《石潴》诗:“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李群玉的诗,让我们看到了熊熊的窑火,看到了熊熊的窑火烧出了大唐的繁华气象和绚烂多彩。
纪红建以身临其境的写法,引领读者进入铜官窑彩瓷丰富斑斓的世界,走进历史深处。“樊翁的儿辈们发现,洞庭湖潮泥经高温可焙烧成黄色、青色,而黄泥、草灰、石灰,焙烧后呈褐色或黑色。”他们继续研发彩料,搭配,烧制。交流烧制体会,向老窑工请教。“不断地配方,不断地施彩,不断地烧制。”“彩色!是褐彩!”一次开窑,樊翁的儿辈们有了惊喜的发现。“他们兴奋地轻轻敲击这只全新的彩瓷,一声脆响,迷醉了在场的所有窑工。”那是它沉默而爆发的美,是生命冲动的表达,富有歌唱性。“这一声脆响,是打破疆域和穿越历史的切分音。”
诗意的长沙彩瓷,堪称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与智慧结晶。纪红建以独特的体验和文字传达着对人性、历史与现实的关注与沉思,让此书既充满浓郁的文学韵味,又饱含较为深刻的思辨色彩。历史深处的长沙彩瓷,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甘武进
近日,*ST左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而公司实施退市风险当日股价收于207元 股,创下退市风险股最高价,公司
很多人都是靠一腔热血白手创业,也没什么积蓄积累,如果单身一个人还好,但如果是娶妻生子,来自家庭的压力
扬子晚报网5月10日讯(通讯员骥景轩记者王国柱)价值万元的金项链在家中不翼而飞,靖江卢先生报警求助,警
FlexiSpot的ComharProStandingDeskQ8解决了对循环、背部和肩部疼痛以及心脏病的担忧,同时也弥补了之前型号
“用VR模拟登高作业非常直观、非常逼真,让我深刻意识到高处作业一定要做好个人安全保护!”近日,国网乌鲁
X 关闭
X 关闭